什么样的行为被称为“洗钱”?

现代意义上的洗钱是指将走私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卖淫犯罪、贩毒犯罪或者其他犯罪的违法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通过金融机构以各种手段掩饰、隐瞒资金的来源和性质,使其在形式上合法化的行为。 简明扼要来说,洗钱只指“通过合法的活动或建设将违法获得的收入隐藏、伪装或投资的过程”。 狭义的洗钱是指为了掩盖犯罪收入的真实来源和存在,通过各种手段使其合法化的过程。这些犯罪活动主要包括:贩毒、走私、诈骗、贪污、贿赂、逃税等。 广义的洗钱除了狭义的洗钱含义外,还包括: 1.把合法资金洗成黑钱用于非法用途,即把白钱洗黑,如把银行贷款通过洗钱而用于走私; 2.把一种合法的资金洗成另一种表面也合法的资金,以达到占用的目的,即把白钱洗白,如把国有资产通过洗钱转移到个人帐户; 3.把合法收入通过洗钱逃避监管,如外资企业把合法收入通过洗钱转移到境外。 现代各国法律对洗钱的解释不完全相同,金融机构反洗钱比较权威的机构巴塞尔银行法规及监管实践委员会,从金融交易角度对洗钱进行了描述:犯罪分子及其同伙利用金融系统将资金从一个帐户向另一个帐户作支付或转移,以掩盖款项的真实来源和受益所有权关系;或者利用金融系统提供的资金保管服务存放款项,即常言之“洗钱”。“洗钱”一词,源于二十世纪初,美国旧金山一家饭店老板发现肮脏的钱币常常会弄脏顾客漂亮的手套,于是就将在饭店流通的钱币放进洗涤剂中清洗——这就是最初的洗钱。洗钱犯罪可以和绝大多数的犯罪共生,是这些犯罪的下游犯罪。从司法角度看,洗钱成为一种“犯罪屏障”,既妨害了司法活动,也助长犯罪分子有恃无恐的气焰,促使他们不断实施犯罪。从金融管理秩序角度来看,洗钱活动往往借助于合法的金融网络清洗大笔黑钱,这不仅侵害了金融管理秩序而且也严重破坏了公平竞争规则,破坏了市场经济主体之间的自由竞争,从而对正常、稳定的经济秩序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洗钱通常以隐藏资产来源为目的。

谨防“QQ”盗取卡号密码

近日,某行发现www.591qb.com/qq网站未经该行和腾讯公司许可,以银行卡“QQ一卡通”向QQ号码充值为由,要求客户输入“QQ一卡通”卡号和密码,借此获取客户银行卡卡号和密码以进一步盗窃客户资金。对此,该行郑重声明,该银行的银行卡卡号和密码仅限在银行网站上使用,持卡人不应在其他任何网站上输入银行卡卡号和密码,以防账户信息泄露,危及银行卡资金安全。同时,该行表示,对于冒用银行名义以窃取客户资料的恶劣行为将积极配合公安机关查处 。

警惕假邮件套取银行客户资料

场景: 近日,某银行在网上银行上登出提醒持卡人注意防范不法分子利用假邮件进行诈骗的公告: “近日,不法份子利用“**电子支付公司”的邮件名义向客户发送信息,要求客户激活跨行支付服务。邮件中链接的银行网站是伪冒银行个人银行大众版登录页面,诱骗客户输入银行卡信息,以此盗取客户账户资金。” 专家揭示: 经与“**电子支付公司”确认,该公司没有推出此项“免费”的验证激活跨行在线支付业务的服务,邮件激活链接页面非该行网上银行登录页面,而是伪冒的, 专家支招: 1、不要在可疑邮件任何链接页面上输入银行卡卡号和密码,以保护资金安全; 2、如有任何疑问,应咨询银行客户服务热线。 3、如果已经在伪冒页面中输入了相关银行账户信息,应尽快通过银行客户服务电话、营业网点或网上个人银行修改密码或挂失换卡处理。

防范“木马病毒”的“温柔”入侵

场景: 李先生是个老网民了,他习惯通过网络理财、搜寻下载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一天,他上网查看自己银证通账户情况,却意外地发现账户存款不冀而飞。李先生连忙拨打客服电话查询,确认卡内钱款果然被人转走了。当天,李先生向警方报案。警方接报后,迅速成立专案组,展开案件侦查工作,通过蛛丝马迹,很快将罪犯抓捕归案。 专家揭密: 不法分子在网上发布携带“木马”程序病毒的邮件、图片、软件、游戏等,当不明真相的网络用户点击开邮件或下载文件后,其中的“木马”程序病毒会入侵没有受到安全措施保护的电脑,盗取用户的银行帐号、密码和认证信息,进行盗取用户银行账户存款。 专家支招: 一、确保您的电脑安全。在您的电脑上设置复杂的开机密码,安装上防火墙和杀毒软件,并定期更新杀毒软件,经常升级操作系统安全补丁,防范您的电脑受到恶意攻击或病毒的侵害。 二、不要轻易点击可疑邮件。请先储存任何要检查的附件,再用最新的防毒程序扫描,证实没有问题后,才开启附件。 三、定期查询账户余额和明细。如果发现异常交易或账务差错,应及时与银行联系,避免损失。

注意防范 “网络钓鱼欺诈”陷阱

什么是网络钓鱼? 网络钓鱼是一种新兴网络诈骗手法,骗子利用伪造电子邮件与网站为“诱饵”,诱骗持卡人泄漏个人数据,或将木马病毒植入持卡人电脑,窃取账户信息,进而盗取银行卡存款。 “网钓”手法: 一、伪造网站 利用伪造银行网站或电子商务网站作为“诱饵”,诱骗持卡人登录,以窃取客户卡号、密码等信息。 二、伪造电子邮件。假冒银行发送虚假电子邮件,以银行账号被冻结、银行系统升级等各种理由,要求持卡人点击邮件上的链接地址,诱骗持卡人登录伪造网站,并输入银行卡账户信息及密码。 三、木马病毒。在网络上发出携带木马病毒的网站、电子邮件或文件,诱骗持卡人点击或下载,木马病毒自动植入持卡人电脑中,窃取账户、密码信息。 四、假QQ。假冒持卡人好友,利用QQ即时消息发出求救短信,诱骗持卡人汇款至指定银行卡账户。 掌握以下防范技巧,网上支付轻松无忧: 一、切勿回复向您索取个人数据的电子邮件。如有疑虑,可通过114提供的电话号码向公司进行咨询,切勿使用电子邮件中提供的电话号码。 二、切勿点选电子邮件中的可疑链接。手工输入正确网址登录合法网站,并将之添加到IE浏览器的“收藏夹”中,方便下次使用。但是千万不要复制邮件内提供的连结再贴至浏览器中。 三、只在有良好信誉的知名公司网站进行网上交易。输入您的身份资料及账户信息时要慎重。 四、确认网站经过加密保护。请您留意浏览器网址栏的网址应该以 https:// 开头,而非一般的 http://。此外,浏览器右下角状态栏上会显示 ; 五、确保您的电脑安全。安装上防火墙和杀毒软件,并定期更新杀毒软件,防范您的电脑受到恶意攻击或病毒的侵害。 六、保护账户信息安全。尽可能不在公共场所(如网吧等)使用网上银行,完成网银业务或中途离开时,要即时退出网银页面;也不要在网吧等公共场所电脑里留下卡号等信息。 七、及时核对账单、信用卡和银行结算单,确定没有不明款项。如果发现任何异常,请立即拨打发卡银行客服务热线进行查询。

COPYRIGHT © 2010-2020 北京雅酷时空信息交换技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101033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401168号